育成期是黃雞骨架發(fā)育和提升的關鍵階段,管理重點從 “保溫” 轉向 “通風、控密度、防疾病”,同時逐步過渡飼料。
環(huán)境調整
溫度:每周降溫 1-2℃,至 60 日齡時降至 22-24℃(保持穩(wěn)定,避免溫差);
光照:每天保持 16-18 小時光照(如早 5 點至晚 9 點),強度 20lux(避免強光,防止啄癖);
通風:每天通風 3-4 次,每次 1 小時(根據(jù)天氣調整,陰雨天減少通風時間,避免舍內降溫過快);
墊料:及時更換潮濕、發(fā)霉的墊料(每周更換 1 次,或局部補充新墊料),保持地面干燥。
飼料過渡
從 “雛雞料” 過渡到 “育成雞料”:22 日齡開始,每天替換 1/3 育成料,3 天內完成過渡(避免突然換料導致腸道應激、腹瀉);
育成料營養(yǎng):蛋白含量 18%-20%、代謝能 11.8-12.2MJ/kg,適當增加粗纖維(如添加少量麩皮,促進腸道蠕動),減少能量飼料(防止過早沉積脂肪,影響骨架發(fā)育)。
密度與分群
密度:22-40 日齡 10-15 只 /㎡,41-60 日齡 8-10 只 /㎡;
分群:每 2 周篩選 1 次,將體型過小、精神萎靡的弱雞單獨飼養(yǎng)(補充優(yōu)質飼料,如添加少量魚粉、氨基酸,促進恢復),淘汰無飼養(yǎng)價值的病雞、殘雞(如跛行、畸形)。
疾病預防
重點防控:球蟲病(育成期高發(fā),因墊料潮濕易滋生球蟲卵)、呼吸道疾?。ㄍL不良誘發(fā));
預防措施:① 球蟲?。涸陲暳现刑砑涌骨蛳x藥(如地克珠利,按周期使用,避免耐藥性),同時保持墊料干燥;② 呼吸道疾病:定期用聚維酮碘噴霧雞舍,避免舍內氨氣濃度過高;③ 疫苗接種:根據(jù)當?shù)匾咔?,?30-40 日齡接種新城疫疫苗、禽流感疫苗(按疫苗說明書操作,確保接種劑量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