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運動強度:“慢節(jié)奏、短時長”
不追求速度或次數,以 “身體放松、呼吸平穩(wěn)” 為標準:
速度:如太極推揉器,每分鐘轉動不超過 10 圈(常規(guī)建議 15 圈),給關節(jié)足夠適應時間;
時長:單次使用某一器材不超過 5 分鐘,整體鍛煉不超過 20 分鐘,避免損傷部位長時間受力。
運動中若損傷部位突然出現疼痛、發(fā)麻或僵硬,按 “停 - 查 - 養(yǎng)” 三步處理:
立即停止運動:從器材上緩慢下來,找平穩(wěn)處站立或坐下,避免繼續(xù)活動加重損傷;
簡單檢查不適原因:判斷是 “幅度過大”“發(fā)力不當” 還是 “器材不匹配”,例如:用太空漫步機時膝蓋痛,可能是擺動幅度過大,下次需減小角度;
短期休養(yǎng)與調整:當天停止所有器材運動,若不適持續(xù)超過 2 天,后續(xù)需更換更溫和的器材(如僅用肋木架做手部拉伸),或暫停使用 1-2 周,待癥狀緩解后再嘗試。
耐力型器械:戶外漫步機、健騎機等屬于耐力型器械,通過模擬行走或跑步的動作,進行有氧運動,有助于增強心肺功能,鍛煉下肢肌肉,提高身體的耐力。
耐力型器械(漫步機、健騎機)
漫步機:雙腳分別踩在兩側踏板上,雙手握住扶手,雙腿交替前后擺動,模擬自然行走姿勢,擺動幅度以不超過 45° 為宜,速度保持平穩(wěn)。
健騎機:坐入座椅,雙腳踩緊踏板,雙手握住前方把手,通過腿部蹬力和手臂拉力帶動器械運動,模擬騎行動作,節(jié)奏均勻,避免快速發(fā)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