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發(fā)力方式:“不勉強、不代償”
若完成動作時,需要用其他部位 “借力”(如用腰部發(fā)力帶動肩部、用健側腿代償患側腿),立即停止。例如:用上肢牽引器時,若感覺手臂無力、需彎腰用腰腹發(fā)力,說明當前力量不足,應換更簡單的器材(如壓腿架)。
運動中若損傷部位突然出現(xiàn)疼痛、發(fā)麻或僵硬,按 “停 - 查 - 養(yǎng)” 三步處理:
立即停止運動:從器材上緩慢下來,找平穩(wěn)處站立或坐下,避免繼續(xù)活動加重損傷;
簡單檢查不適原因:判斷是 “幅度過大”“發(fā)力不當” 還是 “器材不匹配”,例如:用太空漫步機時膝蓋痛,可能是擺動幅度過大,下次需減小角度;
短期休養(yǎng)與調整:當天停止所有器材運動,若不適持續(xù)超過 2 天,后續(xù)需更換更溫和的器材(如僅用肋木架做手部拉伸),或暫停使用 1-2 周,待癥狀緩解后再嘗試。
柔韌型器械(壓腿架、肋木架)
壓腿架:單腿抬起放在架桿上,膝蓋伸直,腳尖朝向正前方,身體緩慢前傾,感受腿部韌帶拉伸,保持 15-30 秒后換腿,避免身體過度傾斜導致失衡。
肋木架:面對肋木站立,雙手握住合適高度的橫桿,單腿向后彎曲,用手抓住腳踝,緩慢拉向臀部,感受大腿前側拉伸,保持穩(wěn)定后換腿。
靈敏型器械(扭腰器、梅花樁)
扭腰器: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站在轉盤上,雙手握住兩側扶手,上半身緩慢左右轉動,轉動幅度控制在 90° 以內(nèi),速度不宜過快,避免腰部扭傷。
梅花樁:雙腳依次踩在不同高度的樁體上,保持身體平衡,可緩慢移動腳步,鍛煉手腳協(xié)調能力,初學者可先扶墻適應,再逐漸脫離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