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目前醫(yī)學上對抑郁癥已有行之有效的治 療辦法,但全球只有不足一半的患者(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數據,在一些國家中僅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有效治 療。而影響有效治 療的因素有:缺乏資源,缺乏訓練有素的衛(wèi)生保健人員,以及社會對精神疾患的歧視等。
劉琦強調,需要各級政府加強投入,對兒童自閉癥從國家層面上高度重視,各種對自閉癥兒童的診療、科普、關愛、康復活動廣泛展開,為自閉癥兒童家庭帶來希望。而且科學研究方面也加強了經費投入,使得更多的科學家投身于這方面的研究。抑郁癥的患病率高,影響更大,更需要從國家層面、各級政府層面的投入。
“抑郁癥傷害所有年齡的人群,不論是學生還是工作人群、或者老年人。從預防的角度,可以在學校、工會、社區(qū)等多層次開展科普、篩查,尤其是對有癥狀的人群能夠提供相對便利的醫(yī)療服務,提高就診率和率,降低抑郁癥的危害。此外,部分抑郁癥在醫(yī)院治 療后期,還需要進行系統(tǒng)的康復治 療、心理治 療,也需要互助能夠預防之后的復發(fā)。這些活動也需要得到政府和社會組織的大力支持?!眲㈢f。
在臨床精神病學領域,著重于以各類主要精神障礙為中心的臨床與應用研究、精神臨床研究、心理治 療理論與實踐研究、精神行為與神經認知評估工具的開發(fā)與應用研究等;主要開展精神分裂癥、阿爾茨海默病及輕度認知障礙、老年期抑郁癥、雙相情感障礙、重性抑郁障礙等常見精神障礙的臨床與應用基礎研究,積極探索構建主要精神障礙多中心臨床研究平臺的工作機制,創(chuàng)建了較穩(wěn)固的全國多中心協(xié)同研究網絡;在相關疾病的神經生物學機制、早期診斷生物標記物、臨床評估與早期干預等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