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結構防火
建筑結構的是整個建筑的生命線,也是建筑防火的基礎。
建筑物的耐火等級是研究建筑防火措施、規(guī)定不同用途建筑物需采取相應防火措施的基本依據。
在建筑防火設計中,正確選擇和確定建筑的耐火等級,是防止建筑火災發(fā)生和阻止火勢蔓延擴大的一項治本措施。
對于建筑物應選擇哪一級耐火等級,應根據建筑物的使用性質和規(guī)模及其在使用中的火災危險性來確定,如性質重要、規(guī)模較大、存放貴重物資,或大型公共建筑,或工作使用環(huán)境有較大火災危險性的,應采用較高的耐火等級,反之,可選擇較低的耐火等級。
當遇到某些建筑構件的耐火極限和燃燒性能達不到規(guī)范的要求時,可采取適當的方法加以解決。
常用的方法主要有:適當增加構件的截面積;對鋼筋混凝土構件增加保護層厚度;在構件表面涂覆防火涂料做耐火保護層;對鋼梁、鋼屋架及木結構做耐火吊頂和防火保護層包敷等等。
疏散
人身是消防的重中之重,以人為本的消防工作理念必須始終貫穿于整個消防工作,從特定的角度上說,疏散是建筑防火根本、關鍵的技術,也是建筑消防的核心內容。
保證建筑內的人員在火災情況下的是一個涉及建筑結構、火災發(fā)展過程、建筑消防設施配置和人員行為等多種基本因素的復雜問題。
疏散的目標就是要保證建筑內人員疏散完畢的時間必須小于火災發(fā)展到危險狀態(tài)的時間。
建筑疏散技術的重點是:出口、疏散出口以及疏散通道的數量、寬度、位置和疏散距離。
建筑防爆和電氣防火
生產、使用、儲存易燃易爆物質的廠(庫)房,當爆炸性混合物達到爆炸濃度時,遇到火源就能爆炸。
爆炸能夠在瞬間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產生高溫高壓的氣體,使周圍空氣強烈震蕩,在離爆炸中心一定范圍內,建筑或人會受到沖擊波的影響而遇到破壞或造成傷害。
因此,在進行建筑防火設計時,應根據爆炸規(guī)律與爆炸效應,對有爆炸可能的建筑提出相應的防止爆炸危險區(qū)域、合理設計防爆結構和泄爆面積、準確選用防爆設備。
電氣火災在整個建筑火災中占有三分之一的比重,主要有用電超負荷、電器設備選擇和安裝不合理、電氣線路敷設不規(guī)范等原因。
為有效防止電氣火災事故發(fā)生,同時為保證建筑內消防設施正常供電運行,對建筑的用電負荷、供配電源、電器設備、電氣線路及其安裝敷設等應當采取可靠、經濟合理的防火技術措施。
消防控制設備的安裝
(1)消防控制設備在安裝前,應進行功能檢查,不合格者,不得安裝。
(2)消防控制設備的外接導線,當采用金屬軟管作套管時,其長度不宜大于2m,且應采用管卡固定,其固定點間距不應大于0.5m。金屬軟管與消防控制設備的接線盒(箱),應采用鎖母固定,并應根據配管規(guī)定接地。
(3)消防控制設備外接導線的端部,應有明顯標志。
(4)消防控制設備盤(柜)內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端子,應分開,并有明顯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