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guī)定對不同滑動動部位,如沖頭、導柱、導套、抽芯機構、推桿、復位桿等部位的不同潤滑頻率。 制訂每一個壓鑄件的壓鑄操作規(guī)程,并培訓和監(jiān)督壓鑄工按規(guī)程操作。 根據(jù)模具復雜程度和新舊程度,確定適當?shù)哪>哳A防性維修周期。適當?shù)哪>哳A防性維修周期應當是模具使用中將要出現(xiàn)故障而還沒有出現(xiàn)故障的壓鑄模次。模具使用中已經出現(xiàn)故障,不能繼續(xù)生產,被迫進行修理,不是被提倡的方法。
確定最合理的生產率,規(guī)定每一次壓射周期的循環(huán)時間。過低的生產率固然不利于提高經濟效益,過高的生產率往往以犧牲模具壽命和鑄件合格率為代價,算總帳細帳經濟益可能更差。 確定正確的壓鑄參數(shù)。在確保鑄件符合客戶質量標準的前提下,應使壓射速度、壓射壓力、合金溫度。這樣,有利于降低機器、模具負荷,降低故障,提高壽命。根據(jù)壓鑄機特性、模具特性、鑄件特性、壓鑄鋁合金特性等腰三角形,確定快壓射速度、壓射壓力、增壓壓力、慢壓射行程、快壓射行程、沖頭跟出距離、推出行程、保壓時間、推了復位時間、合金溫度、模具溫度等。
帶較大抽芯的模具或需要復位的模具也可能需要動、定模分開安裝。 冷卻水管和安裝應保證密封。 模具安裝后的調整。調整合模緊度。調整壓射參數(shù):快壓射速度、壓射壓力、增壓壓力、慢壓射行程、快壓射行程、沖頭跟出距離、推出行程、推出復位時間等。調整后在壓室內放入棉絲等軟物,做兩次模擬壓射全過程,檢查調整是否適當。
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必須通過分析鑄件結構、熟悉操作過程、了解工藝參數(shù)能夠施行的可能程度、掌握在不同情況下的填充條件以及考慮到對經濟效果的影響等等步驟,才能設計出合理的、切合實用并能滿足生產要求的壓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