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鑄是壓力鑄造的簡稱。它是將液態(tài)或半液態(tài)金屬,在高壓作用下,以高速度填充壓鑄模具型腔,并在壓力下快速凝固而獲得鑄件的一種方法。使用的壓鑄模具,稱為壓鑄模。
壓鑄時常用壓力是從幾兆帕至幾十兆帕,填充初始速度在(0.5~70)m/s范圍內。因此,高壓和高速是壓鑄的重要特征。 [1]
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必須通過分析鑄件結構、熟悉操作過程、了解工藝參數能夠施行的可能程度、掌握在不同情況下的填充條件以及考慮到對經濟效果的影響等等步驟,才能設計出合理的、切合實用并能滿足生產要求的壓鑄模。 [2]
調整合模到動、定模有適當的距離,停止機器運行,放入模具預熱器。
把保溫爐設定在規(guī)定溫度,配置好規(guī)定容量的舀料勺。
生產前確認模具完整性,有中子之模具正確接好中子油管及控制開關線路等,確認導電部分之金屬不外露,并選擇好控制程序方能操作。
各種壓鑄模具表面處理新技術不斷涌現,但總的來說可以分為以下三個大類:
(1)傳統(tǒng)熱處理工藝的改進技術;
(2)表面改性技術,包括表面熱擴滲處理、表面相變強化、電火花強化技術等;
(3)涂鍍技術,包括化學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