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概述:產蛋期一般是指21周齡到72周齡這段時期,也就是從育成期結束后到母雞產蛋降到50%左右淘汰前的這段時間。這個時期是產生經濟效益的關鍵時期。因此,必須抓好各環(huán)節(jié)的工作。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產蛋雞的飼養(yǎng)管理要點:
產蛋雞飼料配方
1、減少能量飼料
在氣溫逐漸升高情況下,如果繼續(xù)飼喂越冬期的高能量飼料,會使蛋雞體重增加,從而影響產蛋率??茖W的做法是減少日糧中玉米等谷物類飼料的比例。
2、提高蛋白質水平
母雞產蛋期要消耗較多的蛋白質,且其消耗量與雞的產蛋率有關,所以飼料中的蛋白原料要根據(jù)雞產蛋率的提高而增加。方法是在日糧中適當添加優(yōu)質的魚粉、豆餅等,在成本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少添雜粕。
3、補充維生素
尤其是維生素D,當日糧中長期缺乏時,蛋雞的產蛋量下降,蛋殼變軟、變薄,而且對鈣的吸收也會受到嚴重影響。當雞產蛋增多時其維生素消耗量也增加,所以可適當投喂一些青飼料,同時增加飼料中多維素的用量。
4、提高礦物質含量
母雞產蛋時對鈣的需要量增加,如飼料中缺鈣,蛋殼質量會受到影響,從而增加破損蛋,嚴重的會引起雞下軟殼蛋、無殼蛋。缺磷與缺鈣一樣也會引起蛋雞的不適,如啄羽、啄肛、啄蛋等異食癖。因此,一旦發(fā)現(xiàn)蛋雞有、食欲減退、體重下降等現(xiàn)象,應查清原因,相應增加日糧中礦物質添加劑的含量。
產蛋雞飼養(yǎng)標準
產蛋期一般分為二個階段:階段是從上籠到5%開產,第二階段是產蛋5%到50周左右或到產蛋高峰過后產蛋下降到70%,第三階段為50周齡至淘汰。產蛋期一般每天喂料2~3次,自由采食,上籠后到產蛋率達5%給蛋前料,此時雞群還沒有完全開產,所以日糧中蛋白的含量較低;5%到50周給蛋1料。這時的雞群處在產蛋旺盛時期,需要的蛋白和能量及其他營養(yǎng)物質都相對增加,必須保證足夠的采食;50周以后給蛋2料。這階段雞體對營養(yǎng)物質的需要相對較低,即使給以高蛋白的飼料,產蛋量也不會有很大的上升,所以從經濟的角度考慮,喂蛋2料比較好。
1、喂料時料槽中的飼料應分布均勻,料梢要經常清掃,特別是夏天,料槽中的濕料和臟料必須清理干凈。飼料不要加得太慢,不應超過料槽的1/3,以免被雞啄撒而造成浪費。
2、飲水必須是清潔新鮮的,飲水器或水槽必須每天進行清洗,乳頭式飲水器要定期逐個檢查,如果育成期是水槽,上籠后用飲水器則要注意教會雞群用乳頭飲水。飲水量一般為采食量的2倍。
產蛋雞強制換羽
遮光光線強度3LUX左右,注意賊光,光度強度大會造成雞啄羽。
斷水:10-17天,以體重下降25%-28%為準,或到第10天開始觀察雞只餓死情況,如死亡增加可考慮給料。
雞只每日稱重記錄,看體重變化。
補料:先上好料再給光,天少給料(40-50克/只)潮料,防止雞搶料噎死,第二天逐步增加。
5.給光:開始光照9小時,逐步增加;給料15天開始見蛋, 40天左右上到高峰。
6.換羽雞產蛋高峰是上次高峰下降2-3%。高峰維持時間2-3個月;一般到860-870天產蛋率83-86%,但是蛋殼質量下降可考慮淘汰或再次換羽。
7.整個換羽過程定期飲電解多維水。整個換羽死亡率:仟分之2-3。夏季注意通風和雞舍溫度不宜太高。
產蛋雞各階段的飼養(yǎng)管理
1、產蛋期各階段的飼養(yǎng)。按蛋雞產蛋階段的劃分為產蛋前期,產蛋中期和產蛋后期。
(1)產蛋前期。大體上21-24周齡為產蛋前期,育成雞由地面平養(yǎng)轉入產蛋雞舍立體籠養(yǎng),此時開始飼喂產蛋前期料。日糧中的鈣含量應由1%增加到2%。這一時期雞的卵巢和第二性征發(fā)育很快,采食量顯著增加,必須任其自由采食,以滿足其營養(yǎng)需要。目前在給產蛋雞的營養(yǎng)供給方面有二種方法:一是按照產蛋率的逐步提高而調整日糧中營養(yǎng)物質的供給量;二是當產蛋率達到5-10%時,提前開始飼喂產蛋高峰期的飼料。這一階段還應按照免疫程序做好雞新城疫、禽流感、減蛋綜合征等疫苗的接種,防止開產后免疫對母雞產蛋產生影響。
(2)產蛋中期。25-42周齡為產蛋中期,在正常的管理條件下,23-24周齡的雞群產蛋率應達到50%,這一時期產蛋率上升很快,經過3-4周便能達到產蛋高峰期。產蛋高峰期的最主要任務就是保持營養(yǎng)供給的穩(wěn)定性和管理工作上的一致性,避免一切應激因素,除本雞舍的飼養(yǎng)人員外,其他人員不準進入雞舍。飼養(yǎng)員服色相對固定,不能斷料、斷水、斷電,氣溫要均勻合適,特別是環(huán)境一定要保持安靜。
(3)產蛋后期。43-72周齡為產蛋后期,根據(jù)產蛋率的下降情況適當調整蛋白質的供給量。一般產蛋率在85%以上時,每日每只雞蛋白質進食量為18克﹔當產蛋率降到80-75%時,每日每只雞蛋白質進食量減至16克﹔產蛋率降到70-65%時,每日每只雞進食14克蛋白質。另外,夏季因為天熱,蛋雞的食欲降低,采食量減少,因此在日糧中應適當提高蛋白質水平;冬季天冷,用于維持體溫的能量需要增加,因而要適當提高飼料的代謝能水平,這樣才不至于影響產蛋率。
2、光照。光照管理是提高產蛋雞產蛋性能的重要技術之一。產蛋階段光照保證在16小時。增加光照以每周15-20分鐘逐漸增加為宜,直至16小時。光照強度以每平方米面積3-4瓦燈泡為宜,照明度要均勻。不可突然增加光照強度或突然滅燈,這樣雞群容易受驚,影響產蛋率。當光照長度達到16小時時,開燈與關燈的時間要固定,不可隨意變動,以防雞產生應激現(xiàn)象。平養(yǎng)的雞在關燈時,應在15-20分鐘內逐漸關燈,減弱亮度,給雞一個信號,以使雞找到適當?shù)臈⑽恢谩?/p>
3、鈣質補充。為使母雞高產和降低蛋的破損率,產蛋期應經常檢查鈣的供應情況。產蛋期日糧中含鈣量要保持在3.2-3.5%,在高溫或產蛋率高的情況下,含鈣量可加到3.6-3.8%,但進一步提高對產蛋不利。目前普遍采用貝殼粉和石粉作鈣源,日糧中貝殼粉和石粉的配合以2:1較為適宜,這樣蛋殼強度。另外,在鈣源充足的情況下出現(xiàn)蛋殼缺陷時,還應考慮鈣、磷之間的比例和維生素D3的含量是否合適。一般在日糧中含鈣量3-3.5%的情況下,磷以0.45%為,而維生素D3的標準為維生素A標準的10-12倍。
產蛋雞禁用藥
1、抗球蟲類如氯苯胍、球蟲凈、克球粉、硝基氯苯酰胺、莫能霉素等,這些一方面有抑制產蛋的作用,另一方面會在肉蛋中殘留,危害人體健康,因此對產蛋雞應禁用。除上述外,北里霉素、泰樂菌素、硫氰酸紅霉素、壯觀霉素、林可霉素、利高霉素、恩拉霉素、新霉素、喹乙醇、地美硝唑、洛克沙胂等亦應禁用于產蛋雞。硫酸鏈霉素也能降低血鈣水平,使蛋雞的產蛋率下降,蛋殼脆,雞蛋易破碎,也應禁用。
2、氨茶堿
由于氨茶堿具有松弛平滑肌的作用,可解除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所以具有平喘作用。在養(yǎng)雞業(yè)上常用于和緩解雞呼吸道傳染病所引起的呼吸困難。但雞產蛋期服用,可導致產蛋量下降,雖然停藥后可以恢復產蛋,但一般不用。擬膽堿如新斯的明、氨甲酰膽堿和巴比妥類用后造成產收周期異常,薄殼蛋增加,應慎用;一些腎上腺皮質類如地塞米松、可的松等如不合理使用也會影響產蛋量,應慎用。
3、丙酸睪丸素 該為,在養(yǎng)雞業(yè)中主要用于抱窩雞醒抱。但不宜長期使用。長期使用會抑制產蛋雞排卵,甚至使其發(fā)生雄性變異,從而影響產蛋。
4、金霉素
金霉素屬于四環(huán)素類中刺激性較強的一種,對革蘭氏陽性和陰性菌都有抑制作用,如濃度高還有作用。內服后對雞的消化道有刺激作用,影響蛋雞對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此外,金霉素對蛋雞的肝臟也有損害,能與蛋雞體內的血鈣結合,形成難溶性的鈣鹽,阻礙蛋殼的形成,使蛋雞的產蛋量和雞蛋的品質下降。如果必須使用,金霉素的混飼濃度應低于0.05%,且連用期不能超過7天。
5、磺胺類及含有磺胺類增效劑的
磺胺類如磺胺喹惡林、磺胺噻唑、磺胺氯吡嗪、復方敵菌凈、復方新諾明等,由于這類范圍廣,價格低廉,所以常用于防治雞白痢、球蟲病、盲腸炎及其他性疾病。但是由于這類都具有抑制產蛋的副作用,通過與碳酸酐酶結合,使其降低活性,從而使用碳酸鹽的形成和分泌減少,使雞產軟殼蛋和薄殼蛋。因此這類藥只能用于雛雞和青年雞,產蛋雞應禁止使用。
6、呋喃類
常用的呋喃類主要有呋喃唑酮等,對沙門氏菌所引起的下痢性疾病有顯著的療效,主要用于防治雞白痢、球蟲病、雞傷寒、大腸桿菌性敗血癥和雞傳染性鼻竇炎等。但由于其也具有抑制產蛋的作用,所以在雞產蛋期也不宜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