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源地
是指有傳染源(病者或病原攜帶者)存在的地區(qū),進行,以免病原體外傳。疫源地又分為隨時和終末二種。隨時是指及時殺滅并消除由污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而進行的隨時的工作。
終末是指傳染源住院隔離,痊愈或死亡后,對其原居地點進行的徹底,以期將傳染病所遺留的病原微生物徹底消滅。在醫(yī)院中傳染源停止隔離出院后,對物品及病房的亦為終末。
輻射有非電離輻射與電離輻射二種。前者有紫外線,紅外線和微波,后者包括丙種射線的高能電子束(陰極射線)。紅外線和微波主要依靠產(chǎn)熱。電離輻射設(shè)備昂貴,對物品及人體有一定傷害,故使用較少。應(yīng)用最多為紫外線,可引起細胞成份、特別是核酸、原漿蛋白和酸發(fā)生變化,導致微生物死亡。紫外線波長范圍2100~3280A,殺滅微生物的波長為2000~3000A,以2500~2650A作用最強。對紫外線耐受力以孢子最強,芽胞次之,繁殖體最弱,僅少數(shù)例外。紫外線穿透力差,3000A以下者不能透過2mm厚的普通玻璃。空氣中塵埃及相對濕度可降低其效果。對水的穿透力隨深度和濁度而降低。但因使用方便,對藥品無損傷,故廣泛用于空氣及一般物品表面。照射人體能發(fā)生皮膚紅斑,紫外線眼炎和臭氧中毒等。故使用時人應(yīng)避開或用相應(yīng)的保護措施。
具體檢查方法:
1.物品表面檢查 在物品相鄰部位劃出2個10cm2范圍,前后別以無菌棉簽采樣,接種后培養(yǎng)24~48小時觀察結(jié)果。
2.排泄物檢查 前后各取0.2ml排泄物的稀釋液接種肉湯管,37℃培養(yǎng)24小時后再取樣轉(zhuǎn)種相應(yīng)的培養(yǎng)基,24~48小時后觀察結(jié)果。
3.空氣效果檢查 一般用自然沉降法。前后在的空間不同平面和位置。放置4~5個平面,暴露5~30分鐘后蓋好,培育24~48小時觀察結(jié)果。
法
1)廁所、馬桶、垃圾可用3%的漂白粉或2%氯酸鈉上清液噴酒,便具應(yīng)浸泡1小時;患者的嘔吐物及排泄物應(yīng)用1%-20%雙量的漂白粉充分拌勻后入置2小時。
2)房屋地面、門、窗、家具、玩具、運送工具等,可用0.2%-0.5%的過氧乙酸(過醋酸)噴霧或淋洗;并按0.75-1克/立方米噴霧后密閉30分鐘熏蒸??勺鳛榫邮液捅┞段锲繁砻婕翱諝獾?。
3)患者家屬及接觸者的雙手可用0.2%過氧乙酸液浸泡2分鐘,或用肥皂、流水沖洗數(shù)遍。
4)衣服、被褥、書籍、報紙、體驗單、病歷、人民幣等均可用100毫升/立方米的甲醛密閉熏蒸12-24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