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源是火災的發(fā)源地,也是引起燃燒和爆炸的直接原因。所以,防止火災應控制好10種火源,具體是:
1、人們日常點燃的各種明火,就是最常見的一種火源,在使用時必須控制好。
2、企業(yè)和各行各業(yè)使用的電氣設備,由于超負荷運行、短路、接觸不良,以及自然界中的雷擊、靜電火花等,都能使可燃氣體、可燃物質燃燒,在使用中必須做到和防護。
3、靠近火爐或煙道的干柴、木材、木器,緊聚在高溫蒸汽管道上的可燃粉塵、纖維;大功率燈泡旁的紙張、衣物等,烘烤時間過長,都會引起燃燒。
4、在熬煉和烘烤過程中,由于溫度掌握不好,或自動控制失靈,都會著火,甚至引起火災。
5、炒過的食物或其它物質,不經(jīng)過散熱就堆積起來,或裝在袋子內,也會聚熱起火,必須注意散熱。
6、企業(yè)的熱處理工件,堆放在有油漬的地面上,或堆放在易燃品旁(如木材),易引起火災,應堆放在地方。
7、在既無明火又無熱源的條件下,褐煤、濕稻草、麥草、棉花、油菜子、豆餅和沾有動、植物油的棉紗、手套、衣服、木屑、金屬屑、拋光塵以及擦拭過設備的油布等,堆積在一起時間過長,本身也會發(fā)熱,在條件具備時,可能引起自燃,應勤加處理。
8、不同性質的物質相遇,有時也會引起自燃。如油與氧氣接觸就會發(fā)生強烈化學作用,引起燃燒。
9、摩擦與撞擊。例如鐵器與水泥地撞擊,會引起火花,遇易燃物即可引起火災。
10、絕緣壓縮、化學熱反應,可引起升溫,使可燃物被加至著火點。
物業(yè)須知,發(fā)現(xiàn)火災,先報警或先救火?
當你發(fā)現(xiàn)火災時,當你獨自一人時,無論遇到什么情況,你都看不到大火并奔跑。因為初始火勢很容易熄滅,如果它能夠及時熄滅,火勢就不會擴大。你應該在求助時保存。但是你必須首先評估你是否有能力對抗最初的火力。如果你有能力,使用適當?shù)臏缁鸱椒缁?。如果您認為自己無法滅火,請立即報警。在去警察的路上,你可以尖叫并跑去尋求群眾的幫助,吸引鄰里的注意力。
發(fā)生火災后,找一個腦袋清醒的人報警。具有消防知識的人可以組織鄰居試圖撲滅或拯救。當然,一定要注意等待消防員的到來。
消火栓滅火系統(tǒng)室內消火栓給水管徑徑≤100mm時,采用螺紋連接方式;如果大于100mm,則采用法蘭或夾緊式連接。閥門通常使用閘閥或蝶閥。消火栓箱安裝分為表面安裝,隱蔽和半安裝,管道穿過鋼筋混凝土罐壁,應安裝剛性或柔性防水套管。閥,壓力表,排水管,水位指示器,消防泵等,應符合規(guī)范的要求。地面安裝在地面上,地下消防泵適配器,當溫度低于-20°C時,應采取適當?shù)谋卮胧?,防止結冰。
滅火器應在下列情況之一中報廢:
1.瓶身嚴重銹蝕(銹區(qū)大于或等于瓶體總面積的1/3),表面有凹坑;
2.瓶體明顯變形,機械損傷嚴重;
3.裝置有裂縫,無壓力釋放機構;
4.瓶體結構部分平整合理;
5.間歇注射機構沒有手動型;
6.沒有制造商的名稱和制造日期,包括銘牌掉落,或者雖然有銘牌,但制造商的名稱已清楚可見,或工廠的印章未被識別;
7.瓶子有修復標記,如焊接,釬焊或修補;
8.被火焚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