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父母一直奉行“技多不壓身”的“教育哲學”,因??此,在教育上,他們總是不遺余力的對孩子們好,才藝類的舞蹈、鋼琴、書畫、插花,應試類的數理化,語文、英語,思維訓練的如圍棋、演講口才訓練、組裝各種各樣的玩具和各種夏令營,如此種種。
孩子成長的每一步,教育機構都替家長們想好了,這就是給孩子們賦能,當然,這是在孩子愿意的基礎上給他們賦能,讓他們的人生更豐滿,面對未來更有信心。
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迅速崛起,已經影響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論是AlphaGo戰(zhàn)勝人類圍棋高手,還是無人駕駛技術的出現,亦或是圖像識別、語音識別技術的日益成熟,都在告訴我們人工智能的時代已經到來。
年輕的父母應該感受到,未來社會上競爭會比今天更激烈,不是你的孩子考試比我的孩子多五分,你的孩子拿獎了,我的孩子沒拿獎這么簡單。而是懂利用人工智能的孩子對不懂利用人工智能的孩子會產生一種碾壓式的競爭。
在我們的主流意識中,孩子一定是喜歡玩鬧的,但是對于一些喜靜不喜動、喜歡思考、喜歡琢磨的孩子來說,他們更需要一些硬核知識來打開他們的想象力。
對于6到16歲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好奇心與想象力是極度旺盛的,通過學習編程,可以促進他們對人工智能領域學習的興趣,可以說,編程是打開人工智能大門的鑰匙。
在智能時代,會編程的孩子掌握著操控權,他通過編程的知識來設置游戲規(guī)則,他看世界的角度就會根本改觀,在編程學習的氛圍下,孩子會從獲取信息到采取行動,形成認知行為的最小閉環(huán),感知——認知——決策——行動,從而對人工智能的技術應用產生好奇,從而激發(fā)他對技術的認知,技術的歷史,技術的迭代,技術的原理,以及技術未來的突破口。
了解這些知識以后,孩子底層的操作系統(tǒng)就會逐漸厚實起來,對于未來的技術將會更加敏感,形成自己的決策,對哪些人工智能技術感興趣,自己將來想要做什么,怎么抓住未來科技發(fā)展的趨勢,孩子的心中就會逐漸清晰起來,繼而能夠采取行動,在學習上,甚至在閱讀課外讀物上,與人交談過程中,也會顯示出不凡的見識。
家長時刻關注孩子的發(fā)展,有時候就突然會冒出一個疑問,為什么這個問題親戚朋友的孩子會想到,為什么自己的孩子就想不到,自家的基因也挺不錯的,缺啥了呢,缺的是訓練,早期對孩子進行邏輯思維上的訓練很有必要,而少兒編程的核心就是編程思維,即邏輯思維能力。
時代際遇,旋即而來,十年前你認為不可能的,現在是不是都在實現?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人工智能時代,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