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年,一個叫漢密爾頓·史密斯的美國人在匹茨堡制成了世界上臺洗衣機,該洗衣機的主件是一只圓桶,桶內裝有一根帶有槳狀葉子的直軸,軸是通過搖動和它相連的曲柄轉動的。同年史密斯取得了這臺洗衣機的專利權。但這臺洗衣機使用費力,且損傷衣服,因而沒被廣泛使用,但這卻標志了用機器洗衣的開端。次年在德國出現(xiàn)了一種用搗衣杵作為攪拌器的洗衣機,當搗衣杵上下運動時,裝有彈簧的木釘便連續(xù)作用于衣服。19世紀末期的洗衣機已發(fā)展到一只用手柄轉動的八角形洗衣缸,洗衣時缸內放入熱肥皂水,衣服洗凈后,由軋液裝置把衣服擠干。
1874年,“手洗時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美國人比爾·布萊克斯發(fā)明了木制手搖洗衣機。布萊克斯的洗衣機構造極為簡單,是在木筒里裝上6塊葉片,用手柄和齒輪傳動,使衣服在筒內翻轉,從而達到“凈衣”的目的。這套裝置的問世,讓那些為提高生活效率而冥思苦想的人士大受啟發(fā),洗衣機的改進過程開始大大加快.
歷史上出現(xiàn)過的洗衣機形式很多,但目前,一般最常見的洗衣機,主要分為三大類,而每類又可再細分為數(shù)種:
歐洲式
又稱“滾桶式”或“鼓式”,可再細分為“前揭式”及“頂揭式”,多為全自動機種。前揭式:顧名思義,前揭式洗衣機機門是開在機身前面,而且多為透明,可以直接看到洗衣桶內的情形。頂揭式:頂揭式洗衣機機門是開在機身上面,但鮮有透明機門的型號,但兩種機的洗衣原理一樣。另外,歐洲式還分為有干衣和無干衣功能的的形號,但基本上全部具脫水功能。
攪拌式
洗衣特點:衣物潔凈力最強,省洗衣粉缺點:喜歡纏繞相比前兩種方式損壞性加大,噪音
適合洗滌衣物:除需要特別洗滌之外的所有衣物。
北美普遍使用
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機
超聲波洗衣機
通過超聲波在衣物之間,不斷產生微小的真空泡。真空泡在破裂時,會產生沖擊波。它將衣物上的污垢從衣物上分離下來,起到去污作用。
電磁去污洗衣機
洗滌頭上裝有電磁圈。通電后,電磁圈發(fā)出微震,在快速振動下,污垢以及附著物與衣物分離。
活性氧去污洗衣機
利用點解水產生的活性氧來分解衣物上的污垢。
